2021欧洲杯盘口链接-东野纵队司令授衔时都是中将,只有一人是少将,只因曾失联三年

新闻动态 /

你的位置:2021欧洲杯盘口链接 > 新闻动态 > 东野纵队司令授衔时都是中将,只有一人是少将,只因曾失联三年
东野纵队司令授衔时都是中将,只有一人是少将,只因曾失联三年
发布日期:2024-12-21 07:04    点击次数:53

1955年9月27日,我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在北京的怀仁堂根据此前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中的表现对解放军海陆空三军进行授衔,这是我国建国以后第一次大的授衔仪式。然而在这次授衔仪式上,却有一个人非常难堪,这个人就是时任华北军区空军司令员段苏权。

段苏权之所以感到难堪是因为实在太尴尬了,当初与他一起在东野各纵队担任司令员的同志除了他以外至少都是中将军衔,还有几位甚至是上将军衔,只有他自己得了一个少将军衔,身边站着的少将全都是以前在东野的下属。更尴尬的是,段苏权这个少将还不算是正式的,只是一个暂授少将。愤怒之下的段苏权甚至将自己的肩章直接摘掉,以表示自己的不满。

也不怪段苏权不满,比起其他很多人,他可以算是一位老同志了。早在1930年,年仅14岁的段苏权便已经加入了中国共青团,开始了与反动派的斗争。因为表现出色,不久后他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1932年,刚满16岁的段苏权又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湘赣苏区担任宣传部长,负责巩固了发展革命根据地。1934年,段苏权又跟随贺龙等人作为长征的先遣部队进军贵州,在贵州湖南交界开辟了黔东革命根据地。

然而随着局面越来越恶劣,处在黔东的红二、六军团只能返回湖南。为了保留黔东革命根据地的胜利果实,同时也为了掩护大部队的转移,贺龙、任弼时等人便决定组建一个独立师,留在黔东继续打游击。这个独立师的师长为王光泽,段苏权则担任独立师的政治委员。

虽然独立师号称是一个师,实际上只有800多人。面对着敌人的重重围剿,独立师依然坚持斗争了几个月时间,终因弹尽粮绝无力支持,只得分散突围,希望能够回到湘西寻找大部队。在突围过程中,段苏权不幸脚部受伤,无法再继续跟随部队前进,只得留在附近一处老乡家中养伤。因为在突围过程中遭遇到了敌人的埋伏,独立师包括王光泽在内的大部分战士都牺牲了,只有少数几个人成功回到了湘西。任弼时等人接到消息过后,以为王光泽、段苏权等人都已经牺牲了,还特意给几人都开了追悼会。

就这么几年过去了,没想到的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段苏权又忽然出现在了当时位于太原的八路军办事处,这让老首长任弼时都非常吃惊,没想到段苏权竟然还活着。原来段苏权当时因为得到老乡的掩护,没有被国民党军队抓住。本来段苏权伤好一点过后,是想去追赶当时已经进入贵州、四川一带的大部队,但因为国民党军队搜捕甚严,前路根本无法通行。段苏权为人非常谨慎,他深知继续向前只怕难以成功,便转而决定返回茶陵老家。就这样,段苏权一路靠着沿街乞讨回到了茶陵。就连当地的国民党反动派都觉得段苏权实在是太落魄了,肯定只是一个红军的小角色,也没有多加理会,段苏权便这么留在了家乡。

当时信息闭塞,段苏权虽然一直想要回去找部队,但根本不知道现在部队到底转移到了什么地方。一直到了1937年9月,他才从一个同乡那里意外地知道了红军早已经到达了陕北。实际上此时国共早已经开始了第二次合作,红军也已经改编为八路军,段苏权便从长沙一路跟随北上的运兵车到达了太原。段苏权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三年音信全无,会对自己未来造成那么大的影响。

往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中,段苏权表现非常出色,屡次指挥军队大败敌军,立下了赫赫战功。1948年,辽沈战役爆发,因为当时东野八纵司令员黄永胜生病,程子华便推荐段苏权接替黄永胜担任八纵司令。不久后虽然黄永胜病好了,但正好赶上六纵司令洪学智调离,黄永胜便被调去了六纵担任司令,八纵依然交给了段苏权。

段苏权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战役竟然会让自己背上不会指挥的名头。辽沈战役的一大关键便是需要攻克锦州城,只要攻下了锦州,不但可以断绝外界对在东北的继续增援,还可以断绝东北国民党军队的退路,可谓是意义重大。而就在这次锦州之战中,段苏权却一连三次挨了批评。

当时坐镇沈阳的卫立煌其实也预料到了危机,已经准备空运第49军前往锦州增援。以保证退入关中的后路。摆在东野面对的头等大事便是先抢下锦州机场,防止国民党军的增援,这个任务被交到了八纵手里。没想到的是,段苏权接到任务后却迟疑了,因为当时锦州有两座机场,一座在锦州西面,也是实际上在用的机场,另一座则是在北面,早已经废弃不用。段苏权为人比较谨慎,虽然知道应该是要占西面的机场,但为了怕弄错了,还是特意打了份电报回总部,问到底是要他们占哪一个机场。参谋长刘亚楼一接到电报就火了:“你们八纵到底是吃饭的还是吃草的,这么明摆着的事还需要来询问,简直是贻误战机。”一气之下刘亚楼干脆就把攻打机场的任务交给了九纵,八纵则是挨了一堆批评。

不久后,又出事情了,当时东野总部忽然监听到了敌人的一则电报,电报上宣称已经攻下了小紫荆山阵地。当时小紫荆山阵地是锦州外围的制高点,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早在大战开始时就已经被八纵拿下,没想到居然又被抢回去了。刘亚楼看到这个电报后则是莫名其妙,原来他根本就没有收到消息,八纵也没报告过小紫荆山阵地丢了。后来打电话一问才知道,小紫荆山是真的丢了。原来八纵一个连攻上小紫荆山后比较大意,没有做好防备,在敌人反攻时就连连长都不在阵地上,自然是守不住了。之所以没有报告给上级,是因为段苏权觉得这个事比较大,打算自己先反攻夺回阵地后再向上级报告。最后阵地虽然夺回来了,但团长、连长都倒了霉,八纵又挨了批。

等到攻入锦州的时候,八纵又挨批了,因为攻城时其他纵队都进入了城内,就八纵死活在城外,一直拖到很晚才最后一个打进城里。这事倒是怪不得段苏权,原本在作战计划中,八纵攻城就是为了吸引敌人主力,担当辅助的任务。而且原本计划里,是有一个炮兵团需要协助八纵攻城的,但到最后这个炮兵团也没有来。尽管如此,因为这些事情,段苏权还是得了一个不会指挥的名头。原本八纵在黄永胜的率领下是一支劲旅,多次担当主力击破敌军,但到了段苏权时期忽然就没那么厉害了。再加上黄永胜本来就是东野首长的爱将,他并不愿意东北分局推荐来的段苏权抢占爱将位置,自然就把气撒到了段苏权身上。一来二去之下,段苏权不会指挥的名号就传开了。

实际上在之后的战役中,段苏权指挥的八纵屡立战功,在辽沈战役中多次做出重大贡献,但因为此前机场等事件成了东野的笑话,反而后面的胜仗少有人知了。辽沈战役结束之后,段苏权再次被黄永胜取代,转任为东北军区作战处处长。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段苏权作为志愿军空军副司令,率领空军赶赴朝鲜与美国空军作战。

当时因为我国空军组建较晚,志愿军空军整体上对比美军还是有所差距的,然而段苏权每天接到的战报上却发现,志愿军空军跟美军的损失量差不多。这一下连段苏权自己都有些不相信了,他秉持着一贯认真的态度,花了一段时间专门去战场实地观察和研究,终于发了猫腻。原来不是志愿军空军战斗力忽然间提高了很多,而是大家加了一些虚报的战绩在里面,才导致看上去双方空军差不多。段苏权意识到这件事情关系重大,立刻就将自己调查的结果全部反馈给了彭总,以纠正之前的虚假战绩。因为这件事情,空军不少将领都受了处分,就连时任空军司令的刘亚楼也写了检讨,段苏权则受到了嘉奖。刘亚楼和东野首长的关系亲密,段苏权自然因此更加不受他待见了。

到了1955年授衔之时,段苏权原本做一个上将没有问题,但这时他之前消失三年的事情又被提了出来。段苏权毕竟确实失联过三年,自己也解释不清楚,最终在授衔时便只得了一个暂授少将的军衔。

苏权东野黄永胜锦州段苏权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资讯